儒家文化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史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凝聚民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包含深情地讴歌了李广这位让匈奴人闻之丧胆的民族英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正是对他智勇双全、仁爱宽厚,以天下为已任、以苍生为已念的高尚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在卫青、霍去病身上表现出丰富的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霍去病在观看天子为他建造的府第时,对天子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体现了他为国忘家,克己奉公,以天下生民为重的高尚情操。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同样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
儒家文化在宋朝时期,不但为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在国家处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转化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激励着有识之士和英雄豪杰“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勇于担负起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这正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程朱理学所宣扬的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心中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实践。儒家文化倡导的传统民族大义、尽忠报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优秀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人文教化的主旋律,成为全国上下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像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时,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对明清以后的社会人文教化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