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中国战争不断,人民苦不堪言,当时之世就有百家争鸣纷纷提出自己的治世观点,其中就有出身贫苦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认为保障民生是国之大计:“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孟子·梁惠王》)这说明要让百姓有稳定的思想,必须保证他们有一份固定的产业(对农民来说,就是土地),必须使百姓得到基本经济生活保障,安排好人民的经济生活,做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百姓有恒心即“萌生对政权机器的认同感和依附感,就会尽力农事,自然会‘有暇日以修礼仪,是以尊君亲上乐于效死也’”(《孟子集注·梁惠王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制民之产”和井田制。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认为,实行井田必须把土地分给百姓和正确制定官吏俸禄,这两项措施不能偏废。当今世界,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更是关注民生,也正因为民生的备受关注国家才更繁荣,人民生活也更加幸福。可见,对民生的关注是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能得以长治久安的不变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