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孔子之道,一言以蔽之为“仁”道。“仁”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根荄,统摄并涵盖了孔子学说的方方面面。在《论语》中仅“仁”一个字就出现了百余次,从数量上就足见“仁”的关键地位。孔子勤于治的是“仁学”,所立的教化是“仁教”,他极力推崇的人格是君子( 仁人) ,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他要倡导“仁”道。孔子学说的重心和根本都可归结为这个“仁”字。
《说文解字》讲:“仁,亲也。”其字形则是“从人、从二”,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意相通,互相理解、通融。既有由己及人,也有由人及己,这才使得“仁”逐步具备了由此及彼延伸的可能以及通达的去向,并由此才彰显出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以至于“仁”是普世价值的观点和基本价值取向即便是当今时代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仁者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之仁是大爱,是由心而发的,这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后来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讲“仁、义、礼、智、信”也是将仁放在了首位,如今的中国也在强调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总而言之,“仁”的思想构成了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灵魂,构建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也为构建当今美好和谐的中国社会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我们要不停止的以“仁”为我们的价值观培养,并且践行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