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西汉刘向言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错,读书丰富人的眼界,使人们干涸的心灵充盈起来,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并破解自身对于外界狭隘的认识与偏见,完善自身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
我们知道,学习是讲求方法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如果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古人善于反思和总结,他们懂得在自身失败的学习经历中汲取教训,所以他们才能抛却泪水和失望,重新装载信心和希望,向理想的目的地行进。
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因材施教之法的倡导者,他用尽一生来践行这一理论,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史记》中的记载验证了这一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值得一提的是,孔门十哲更是验证这一教学成果的最佳例证:在德行上,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四人;在言语上,有子我和子贡二人;在文学上,又数子游和子夏成就最突出。或许正因如此,后世教育者才能为这一理论所折服,并促进这一理论的实践、传播与发展。
于个人求学而言,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和博专统一等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的。首先,求学者的心态应当是谦虚的,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一个警惕懈怠和渴望知识的学习状态。心态上的调整能促进人后期的学习,因为谦虚,所以人才会勤奋复习,才懂得急于求成是学习最忌讳的想法,才能够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地走好求学之路。再者,韩愈提出了“术业有专攻”,不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在学习上求得十全十美的结果,但依据自身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让自己某在一方面尤其突出。这就加速了我们对自我的剖析和认知,也促进了我们对于自身才能到培养。
总之,关于学习方法,上至求学心态,下至个人学习能力认知,都有许多门道。求学者不必过分担忧前途未卜,亦不可心态消极,放弃抵抗和自我激励,须且行且思,书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而做学问,学知识,也是一次漫长的人生砺炼与成长。我们要文火慢煮,善于在启发中抓取灵感,于激流勇进中练就从容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