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复制链接]

1#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获得知识,成就智慧,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他人,学习不是功利性的活动,而是为了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而去做的事情,是从自我内心反省来进行新的自我认识的活动,是对自我本性的真实还原。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知识,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应对处理危机的能力,走好人生之路。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0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智”即理智、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共同赞赏的价值理念之一。从人类文化的本义来看,“智慧”是一种人格境界,是指一种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和良知德性,表现为对社会公道和人生价值的体悟感怀,对是非、善恶、美丑的断惑、证真与辨伪。
我国先哲把“智”看作心灵通向人的内在价值本性和道德本性的烛照,认为道德和“仁爱”精神是人的首要的、根本性的智慧,强调智慧是一种“善恶是非之知”。孟子把智规定为“是非之心”,即人们意识中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后儒称“智”为“德性之知”,就是认识、把握自己的道德本性,促进道德完善,即“穷理尽性”,通过“穷究天地万物之理”,认识万物的本性,也认识自己的本性,并完善自己的本性。
对于我们青年学子来说,获得知识,成就智慧,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父母扬名抑或为家族增光,学习不是功利性的活动,而是为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是对本性的自我探究与反思。通过求知,我们可以对自己形成更清晰明了的认知,明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明确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知识,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术业专攻,并开阔视野、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应对处理危机的能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