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孔颜之乐 [复制链接]

1#

人在立身处世时,总会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感受到命定的局限性。而孔子强调乐天知命,颜回正是与老师有着高度契合的生命感通。他在面对生命的有限性时所表现出的安贫乐道的情怀,是他弘扬个体内部世界的价值意义、主宰自我生命时的无为法。
人是他自身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决定性力量,现有条件及其境遇都会因他的参与而改变。个体行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可能性。个体在对这种种可能性进行回应的时候,发展了自己的人格境界
”(周海春.论语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76) 。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也不改其乐,孔子复言其贤,可见,主体在面临客观环境的制约和束缚时,自我生命仍然可以起主导作用,个人的意义世界是无比丰沛充盈的。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前者仍是在贫富对立、有高下之分的基础上加以克服,而后者则是取消了二者的对立性,即根本无所谓贫富,消解了贫富之间的矛盾。“乐”字更是彰显出了人对生命发出主动的作为与自适,所谓贫富衍生的困境也不待超越而后能解 。人存在境况的优劣与人自身的生命价值并不相干,当无法改变现状或者外部环境时,不必刻意执着于掩饰现状或者有羞耻心理,更不能因现状无法改变而以环境为由限制对生命的热情,应当挺立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作主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1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