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恶的争论由来已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孟子预设人性本善,恶乃后天环境影响所致。荀子针锋相对,认为人性本恶,善是后天环境对人的规劝。
但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刚出生的婴儿,懵懂无知,没有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只有简单,的本能。有人却说这是至真至纯的善,有人却说这是原始野蛮的恶。有善行,有恶举,有善心,也有邪念。社会价值体系作出或善或恶的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行为举止和与之相应的观念,但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也不应该作出善恶评价。
孟、荀二人虽理念不同,但最终在实践层面交汇,都倡导行善止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点上,我更欣赏孟子,因为相信人性本善,并为之践行、坚持不懈的人一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也散发着理想主义者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