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复制链接]

1#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为此,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
其一,乐学好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自内心的喜欢、良好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良师益友。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其二,无倦精进。学贵有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勤能补拙,可成万事,自然学习更是如此。孔子反复强调为学育人贵在“不厌”与“不倦”的态度,意即:对己,学习而不知满足;对人,耐心教导而不知疲倦。其中,对求学者而言,学而有恒,学而不厌,这是很难做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需要有执着的精神,久之则学业成矣。
其三,自省改过。“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过便改,无损形象,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这才是真正的过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先是自省,再为改过。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的关键要通过自省总结得失,找出自己存在什么过错,找出与贤人之间的差距。有过与差距便需改正,“就有道正焉”,以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