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道德是根源于人性的表现,为人的善行,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向上的可能性,他把这种可能性称为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孟子,公孙丑上)在此,孟子划分了两个方面,一个“四心”,另一个是仁、义、礼、智。前者使人区别于动物,成为人的规定,后者使人获得道德的规定,二者相辅相成,四心对应于四德,四心即为四德的开端。因为人天生的具有“四心”,自觉地产生了人们的“四德”。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会自觉遵循“向善之心”,即人生而带有善心,可以滋深善德,肯定了人具有善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