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复制链接]

1#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创新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都是不断创新的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还是近代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丰富的改革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们锐意创新和改革的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应汲取的。中华民族独创而成的文化传统,具有自新能力。这种自新能力能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调节、相整合。这使我们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开发新的文化资源,保持民族的旺盛力,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为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更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生动的案例说明。 “教”的意思是“上所施,下所效”,“育”的意思是“教子使做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长善而救失”,但如今我们的教育却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的身上本应具有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优良的传统品性正在悄然消失。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灵魂,不要丢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chenjiesi@chen 于 2014/7/1 18:50:3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