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儒家思想里面重要的核心概念。在孔子的论述中,有很多关于“仁”的体现。如:“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者爱人”等等。而要怎样达到“仁”呢?其门人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他看来,孔子的道就是忠恕之道。“忠恕”是对仁最为普遍性,大众性的诠释。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来先生认为,恕道作为一种消极假定,是比忠道的积极假定更为可靠的实践方法,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好”各有各的标准,而对于什么是“不好”,看法往往一致。因此,“忠道”难免以自我为中心。而“恕道”则是以他人为中心。朱子亦认为“尽己之谓中,推己之谓恕。”忠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原则,是目标;恕是“一以贯之”的“贯”是实现忠的方法。在今天,“仁”依然是我们所共同追求并且要努力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