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我认为儒家先贤提出的孝是喻礼和德相互关照的孝。
一.孔子主张的孝,不是愚孝,而是一种讲究礼与理性的孝
1.《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根据朱熹的注解:因为当时孟字子未达而不能问,孔子担心他把无违理解成不违背父母的命令,所以借语樊迟又具体阐释了无违的意思。无违即不违背侍奉父母的礼节。
2.《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根据朱熹的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有过错时要婉转地,和颜悦色地劝谏,以礼去劝谏父母。
幾谏:父母有过,下气恬色,柔声以谏。幾:微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
劳而不怨: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
3.《孝经•谏诤》“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直接表明只是简单盲目,不加辨别地遵从长辈的命令不是孝。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
二.德与孝是相互重合相辅相成的
1.对祖先的孝不仅在于对其崇拜祭祀,更在于把祖先之德发扬光大。
《诗经》祭祀诗讲究以德配天,天只认同有德行的君主。例如《周颂 维清》:“维清辑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祭祀文王,发扬文王之德。
《孝经 卿大夫》:“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2.孝是德之首,是德之本,百善孝为先。
《孝经 开宗明义》子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
《论语 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程子解释道,故仁以孝弟为本。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总结:所以我认为儒家先贤提出的孝是与礼和德相互关照的孝。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