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孔子一辈子追求自己健全之人格,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人生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成为千古一人的万世师表。他尊礼,守礼,行礼,是对自我的一种修养。第一,仁与爱。作为治学修身的前提,鼓励年轻人牢固树立博爱仁厚思想,不断完善自我的修为。第二,认清自己的两面性。对于教育而言,尊重师长,尊重父母是两条教育的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慎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就算是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随便强加于他人,趋善避恶,爱恶分明,约束自己,追求更高层次的人格修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杨老师耐心的讲解很多关于人生和教育的道理,分享多年的教学经验,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夯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是深具远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育精神。他还细心的指出教育中关于学生人格平等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