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复制链接]

1#

学习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作用的一个行为。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不教之教”等教学理念,对施教者进行约束,并指引了教授学生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古人提出的众多教学方法中,最有感触的是《礼记》中“学不躐等”的观念,这和“双生子爬梯实验”反映的是一个道理:不跨越次第,应该循序渐进。让我想到了近年来国家一再强调的幼儿园不能教授小学课程。有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需求,在本应该释放孩子天性的阶段教授小学知识。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儿童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是遵照人一生发展的规律而言,显然违背了阶段性的原则。朱熹在《朱文公文集》中也提到“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可能有的孩子智力发展慢,但是提前的与他人的竞争会大大损害他的自信,不利于其后期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学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学习的主体,受教育者主观能动的学习是关键的一步,而良好学习方法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时要手、眼、脑并用,做到“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熟读精思,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后时常复盘回顾,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之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不可在年少时期挥霍青春,换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