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爱即善。没有同情弱者之心不可能是善人,顶多是常人,差一步就是恶人。怜悯情,有善心,行善举,才是善人,只有同情弱者之心,才能乐行善举,乐施好善,行善积德。孔子就很同情弱者,他把关注点放到了社会底层之人,提出惠民主张:“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他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作是圣人,他把属于自己的粮食“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他同情儒者,爱惜生命,钓鱼只用一个钓鱼钩,射鸟不射鸟巢,即“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没有同情心,就脱离了人的本性,就是低级趣味。老人、小孩、残疾人、穷苦人,底层人等,都属于弱势群体,他是我们国家关注的重点人群。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只有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学问和修养才能到家。前人是谁?或许是尧舜禹夏商周之类吧。所以善良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当今讲究人性化管理,刑罚中的罪人也是弱者,也要尊重他的人格,对他的境况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即“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