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说文·言部》说:“信,诚也”。“信”即“诚”,是儒家的五德之一,诚信的价值可用这句话解释:“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
于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通行证,是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讲诚信者,行遍天下,四方皆为友。失诚信者,八面为敌,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以在社会立足。
于家庭,诚信是和睦之基。诚信是家庭生活和谐的催化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践行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成员彼此诚信推及社会,社会就会少些欺瞒,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实现。
于商业,诚信是兴盛之根。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推动企业生产力提高的精神动力,是促进企业内外有效沟通的桥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才能在业界屹立不倒、根深蒂固,比如海尔集团,其“真诚到永远”的企业理念使其成为业界佼佼者。而三鹿集团,却因缺乏诚信而触犯法律,导致名声尽毁。
于国家,诚信是立国之本。《资治通鉴》有言:“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凡诚信为政之国,皆繁荣昌盛,如唐太宗礼贤下士,真诚待人,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凡失信于民之国,皆国破人亡,如西周周幽王欺骗臣民,烽火戏诸侯最终成为亡国之君。“国无信则不昌”,于当今国际交往亦有启示意义,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诚信奠定国家交往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