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
阳明先生曾经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有点像绕口令。举个例子,我们吃饭。知道如何吃饭是知,吃就是行,若想吃饭这个行为成立,必须要把饭吃了,只知道如何不吃饭,或者是知道如何吃饭却不去吃,吃饭这个行为都不成立。所以说,知道如何吃饭是吃的开始,吃是知道如何吃饭的完成。这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一生中总有些半途而废的事,为什么会半途而废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做一件事时的念头不对,导致事情本身就是错的,所以半途而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明白知是行之始,却没有做到行是知之成。从术的层面来讲,知行分离了。比如,任何人都知道要做道义之事。知道做道义之事就是行的开始,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行动,就没有完成这个知。再比如,任何人都知道不义之财不可取,知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就是行的开始,但又因为种种原因去取了,这就是没有完成这个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是,知行不可分,是一回事,而且必须要是一回事。二是,知和行要是一条线,不能知的对不去行,也不能知的错而去行,所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