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克除恶念 [复制链接]

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自古以来,好色、好财、好名等私欲乃性恶之本源,人们难以秉良知而克之,仅仅是以自己的此一念攻击自己的彼一念,以自己的此一欲克制自己的彼一欲,这就会在欲念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古人对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各有见解。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老子“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这些哲学家们主张规范外在行为,以达内心纯净,但在这里我想介绍阳明心学之去欲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承传孟子一脉,以求本心、去私、无欲、尽性为通向“天人合一”的方法,而具体途径是“格物致知”,“存欲去心”,“致良知”。
“       格物致知”乃人生态度。即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进入一个专注、宁静、高效的状态,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认识事物规律。“格物”的过程也是锻炼心灵的过程,使心灵摆脱杂念纷扰,恢复到“心如止水”的本原状态,以领悟良知。“去欲存心”指的是去掉那些在修养中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杂念,用意志调整自己的心态。《传习录》中写道:“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我们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内心,磨炼自己的诚意,至诚无息,超越自我,认识心灵本来的状态,这就达到了“致良知”。
        明悟良知,内心无私欲所蔽,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方可克服恶欲,实现大智慧。正如《传习录》所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4:3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