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辨,古已有之。这个伦理学中道德评价标准问题,由孔夫子最先提出。《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更加推重“义”。他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中华帝国的主流思想。自此,大致奠定了中国古代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围绕“义与利”展开如此之多的讨论呢?主要是因为义利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义代表着长期效益,是永恒的保值;利代表着当下的收获和短期的享受。有些人秉持“利在先”,认为重利便会快速发财,这就导致人们精神的羸弱与空虚,缺乏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如果文化地位低下,人民信仰缺失,这就意味着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必将时代淘汰。
那么在当今中国,可以实现义利并举吗?我认为可以,有两个条件:
第一,历史条件。《淮南子·齐俗训》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孔子并不是种义轻利的。他认为,判断事情好坏的标准是行为带来的影响和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义利之分。如果事情做得事宜,符合义,那么取利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值得传播的。所以孔子对待义利的态度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第二,现实条件。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涌现出来。所以,在当今中国实现义利并举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习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中国共产党正接续奋斗,可持续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今天,义利之辨该终结了,如何实现“义利并举”才是我们每一代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见利思义”、“以义为利”,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