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西方宗教理论中可以具体化的伦理规范,“仁”是一种来自内心、产生于情感的自觉要求,是不是“仁”、什么样的行为符合“仁”,都未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显然,这些与《论语》中的“仁”的内在属性与独特的个性体验有着密切联系,也决定了达到“仁”并不容易。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对“仁”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这样的评价十分耐人寻味,“仁”实际上是一种很难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种神秘却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体验,连颜回这样的贤人要长时间遵守也不容易,最多只能保持三个月,其他人更短,有的保持一两个月,有的只能保持一两天。当然,这里的“三个月”、“一两个月”、“一两天”都是虚数,在实际情况下,真正的达到“仁”应该是前文提到的“朝闻夕死”所体现的状态,那么几个月和几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样的“仁”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上升到更高境界。但阅读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懂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仅一人之仁难以达到,“万物皆仁”也显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迟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这点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论是投了汨罗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也反映出“仁”成为了儒家大力倡导与追求的理想世界,成为了几千年来激励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