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将“仁”的效用描述为“仁者无敌”,也就是说仁义之人,不可战胜。将“仁”放置于战争的暗喻之中,似乎就给“仁”递上了正义之剑、披上了坚硬铠甲,使其成为最终的光明与正义的代表,能够压倒一切黑暗,站上胜利的神坛。当然,这一切仅能当做精神层面的信念,我们所需要剥开外层的东西,去探一谈藏在其内心深处的“仁”。
仁可能并非战无不胜,但是其依旧成为我们精神的信念,行为的准则,其原因就再于仁教会我们“爱人”。从“仁者爱人”,到“以人为本”,其体现的对人的关爱之心,从未消失。专注于“仁”之心,不忘“人”之本,不仅仅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更是当下社会所需精神食粮。“为人民服务”其强调的也是“仁”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在与时代共呼吸同命运的过程中去聚焦于“仁”,立足于“人”。仁者无敌,仁爱存于心,中华民族方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