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培育良知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大学问》:良知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天命之性纯粹是至善的,它灵妙、光明、不昏沉,这一至善的本性,萌发出来,就是道德的本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孟子.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是仁;羞耻心,是义;恭敬心,是礼;是非心,是智。仁、义、礼、智,并不是由外界赋予我的,而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未曾思索罢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要坚持良知,做到“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有一个好的良知。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