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何谓良知?
什么是良知?孟子所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阳明先生从孟子这段话提练了出“良知”两字。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指的是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王阳明将“良知”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标志良知学说开始形成,从而不必再受程朱理学格物穷理之说的缠缚和干扰,彻底从程朱理学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良知就是创造宇宙和生命的精神本原,这个精神本原,可生成天地,可化育鬼神,万物皆从其出,其又超越万物。
“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传习录》卷中。这就是良知的妙用,空间上无形体,时时上无穷尽;说它大,它可以无穷大,连宇宙都不能承载;说它小,它可以无穷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破。
由此可知,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良知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其二,它是内于人却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在王阳明这里,良知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内在又普遍,既平凡又神圣。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