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也是衡量圣人的标准。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仁”、“智”思想,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与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了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
“仁”一般解释为仁爱,属于伦理学的范畴,“智”一般解释为智慧,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仁智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统一,“爱人”与“知人”的统一,从而表明了人道主义原则与理性原则的一致性。仁作为最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格修养的最完美的境界,必须以智为前提才能实现仁。“仁智统一”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知识论都表明理想人格与人的知识水平、智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仁”中有“智”,一个人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就不能把握“仁”的精神要义,不可能成就理想人格。另一方面,“智”中有“仁”,“智”主要指的是人的伦理道德知识,一个人若没有端正的品行人格,没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就不能拥有智慧。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有了智慧,才能明辨是非,见义勇为,才能坚信仁道而不疑惑;反之,不好学问,缺乏知识,即使主观上爱好仁德,也会出现种种弊端。《伯子文集》中说:“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由此可见,一旦仁智分裂,则可能会害人害己。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又言:“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即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知识对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智”为“仁”的前提和条件,“仁”为“智”的目的和归宿。一个有智慧且有仁德的人,能够明智行事,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为民除害。在这个意义上,仁以智为支持,智以仁为归属,二者相互统一又相辅相成。
同时,“仁智统一”的思想也体现了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儒家“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强调道德行为是出于理性自觉,同时又有自愿的意志。在儒家看来,一个人要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且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并用理想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克己复礼。道德以明善为目的,知识以求真为目的,将求真与至善的目的统一起来,则美在其中矣。仁智统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则体现为德才兼备,《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说:“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资治通鉴》也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表明如果没有仁德没有智慧只有才能,并用才能来辅助邪恶、狂妄之心,则会适得其反,增加罪恶。所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持才华去行善,小人持才华去作恶,这里君子所具有的正是德才兼备与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