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仁”是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最初提出“仁”这个概念时,他所指向的是政治领域,指向当时的贵族和当政者。《论语·宪问篇》有言“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在孔子看来,为政者首先要做到践行仁道,仁是治国的基础。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将“仁”与“礼”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礼”因“仁”而立,“仁”凭“礼”而显。因此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才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礼”,才能长久稳固。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谓“复礼”就是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遵循“礼”的规定。“仁”无形的、抽象的,“礼”便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并且礼是仁最具概括性的表现,而仁是礼的根本。
仁是忠恕之道的体现,“忠”是要求自己的言行要尽心诚意地事君为政、待人处事,“恕”则是要求自己对于别人的言行要宽容,善待别人。孔子说忠恕是为仁之方,“恕”的宽容精神最能表现仁者爱人的理性精神。
仁也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本质内涵。仁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更具体的道德表现,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理想人格在《论语》中主要体现为义、勇、不尚力等具体外在道德行为。仁是它们的基础和本质,也是所有道德品质的旨归。
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很难将其概括于一个具体的定义之中。历史证明,“仁”为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核心价值观。为仁的实践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意识,“仁者,人也”的以人为本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的主体性,在当今时代,我们都应学习仁、践行仁、进而弘扬仁,构建仁爱的社会共同体。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