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此看来,儒家对仁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其的解读上,更是对仁在实践层面的不懈追求,并且对仁的追求不是为了达成某种别目的,仁本身就是目的。换句话说,儒家在伦理学领域里更多的表现为义务论派。仁在他们那儿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与之相同,我在道德领域也更倾向于义务论派,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派总给人一种把义务的履行变成手段的感觉,这违背人的道德直觉,同样功利主义伦理学面临着巨大难题。不过这种义务论伦理学也面临着难题,即这样的道德要就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若人人都远仁,那仁又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