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毕生目标,在于追述周公之志。 周公姬旦,传 说是周礼的创制者。据《史记》载,周公“作《周官》,兴正 礼乐,度制于是改。”意思是周公进行了制度的改革,内 容是“兴正礼乐”和拟定《周礼》,即《周官》。 《论语·述 而》篇记载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孔子如此重视梦见周公,因为他的理想之“梦” 和周公一样,是要恢复“礼乐”之邦。 夏、商朝在政治上以祭祀为重,重鬼神轻人事。 到 了周朝,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 年》),但相比夏、商,周朝更加重视“人事”。 重“人事”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维系。 周 朝是家国一体的社会, 周天子无需向诸侯证明君权神 授,只需紧密维持血缘宗亲关系即可。祭祀对于周王朝 的意义,更多是强调诸侯和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以及他 们之间那种大宗小宗的等级秩序, 这也是周公制作礼 乐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第二,注重勤政德政。 《尚书·无 逸》篇记载周公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告诫成王“寅畏 天命,自度治民”,既要严肃敬畏天命,又要以诚信自律 来治理人民。周公被后世认为是德治的典范,他的政治 思想闪烁着重民的人文主义精神。 从周公开始,因有密切的血缘宗亲关系,在一段时 期内,周天子和诸侯之间一派和谐,既温情脉脉又尊卑 有序,这一时期被称为“礼乐社会”,在许多人心中这是 一个理想社会,这也是孔子推崇周公、醉心周礼的重要 原因。孔子在比较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后,认为周代 “郁郁乎文哉”,毅然作出“吾从周”的选择。 但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毕竟与周公那个时代不同。 周公制定的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关系的礼乐制度,在 家国一体的社会中,既是姬姓一家的家规,同时又是周 朝君臣的国法。 换句话说,它不仅是家庭行为守则,同 时也是社会共同规范。 但是,到了孔子时代,越来越多 的贵族不再认可自己和封君的血缘关系, 之前融为一 体的“私人关系”和“公共关系”开始分离。 血缘关系疏 远导致家国一体的社会解体,这就是“礼崩乐坏”。到春 秋末期,这一变化已经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急需有新思想为指导来建立新规范,恢复或重建社会秩序。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