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义”在不同历史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体现了民族正气的贤臣义士,然而他们始终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比如面对国土沦丧愤而跳江的屈原,精忠报国含冤而死的岳飞,抗击外敌英勇就义的文天祥,都是以“忠”而尽“仁义”。这里的“忠”,是对封建君主的忠诚,有些甚至是“愚忠”,他们行为的最终落脚点都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阶级统治。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先进人物们的“舍生取义”融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具有了民族独立和思想解放的新时代气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中国革命正式、彻底地拥有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性质。我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追求的是求独立求解放的更高层次的民族大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舍生取义"在和平年代又表现为服从大局、廉洁奉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方面。这一时期的先进人物们,都从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出发,分别从个人、集体、国家层面展示了自己对“义”的追求。如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铁人王进喜的艰苦创业为国分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