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1#

                                    仁与爱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核心是什么?“仁”!当代人喜欢西方的“爱”,然而,这伟大的理念很快就变味了——“爱你一回!”这还是真正的爱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

比方:对日本俘虏,对敌人,我们会善待,这是“仁”,不是“爱”,我不可能去爱他们的。对丑恶而有毒的科摩多巨蜴,我怎么也爱不了,可是,我会容忍它的存在,不让它灭绝,这也是“仁人之心”。      

人与人,人与万物,第一要义就是“仁”,“爱”就狭窄多了。

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司马相如爱过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卓文">卓文ersonName>君,此时此地的爱是真的。若干年后,这轻狂才子又爱上了更年轻漂亮的女孩,早年的爱变了!“爱你一回”,比这更短暂,实质是玩玩而已。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主要有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重义轻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学派。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见利思义”(《问宪》)、“见得思义”(《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是重义轻利,主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第二种观点,是重利轻义,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管子说:“仓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讲仁慈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他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二难》)

  第三种观点,是义利并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学派。墨子把爱私利、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他说:“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下》)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墨子强调二者的结合,或说义利并重。荀子阐述得最为深刻,他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承认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义利两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张“以义制利”,(《正论》)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

  早期儒家的“义利观”这个基本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TOP
3#

礼的精神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现代人一提起,便想起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其实,儒家思想中的礼,不都是坏的。比如敬老爱幼,兄弟礼让,尊师爱徒,便都没有什么不好。人类社会是一架复杂无比的大机器,先转那个把手,那个轮子,总要有个次序。中国人主张礼仪,便是主张互相节制、有秩序。茶使人清醒,所以在中国茶道中地吸收了的精神。南北朝时,茶已用于祭礼,唐以后历代朝廷皆以茶荐社稷,祭宗庙,以至朝廷进退应对之盛事,皆有茶礼。
     宋代宫廷茶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便是朝廷茶仪。朝廷春秋大宴皆有茶仪。徽宗赵佶作有《文会图》。无论从徽宗本身的地位或这幅画表现的场景、内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闲常茶会。图的下方有四名侍者分侍茶酒,茶在左,酒在右,看来茶的地位还在酒之上。巨大的方案可环坐十二个位次。宴桌上有珍羞、果品及六瓶插花。树后石桌上有香炉与琴。整个宴会环境是在阔大的厅园之中,决不似同时期书斋捧茶,或刘松年《卢仝烹茶图》、钱选《玉川烹茶图》那样自在闲适。可见,这是礼仪性茶宴。由此可见,文人以茶为聚会仪式,或朝廷亲自主持文士茶会已是经常举动,所以,在《宋史·礼志》、《辽史·礼志》中,到处可见行茶记载。《宋史》卷一百一十五《礼志》载,宋代诸王纳妃,称纳彩礼为敲门,其礼品除羊、酒、彩帛之类外,还有茗百斤。这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必行的礼仪。
     自此以后,朝廷会试有茶礼,寺院有茶宴,民间结婚有茶礼,居家茗饮皆有礼仪制度。百丈以茶礼为丛林清修的必备礼仪。如南朝鲜,至今家常礼节仍重茶礼。这些茶礼表面看被各阶层、各思想流派所运用,但总的说,都是中国儒家礼制思想的产物。

TOP
4#

学习目的

  当今社会,人类要经过胎教、幼教、普教、高教、职教、成教这些终身教育之后,还要经历临终前的教育,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用我的话说就是“学得生存本领、求得满意职业、创得幸福生活”。这既是教育的目的——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学习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人的学习价值。

      任何教育,无论是从阶段上、学科上以及具体内容上,在考虑“教什么、如何教”之后,更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即:教育的目的;任何学习,都考虑“谁在学、学什么、在哪儿学、什么时间学、怎么学、为什么学”六个因素中,最值得考虑的当然是“为什么学”即:学习的目的。无论学习的其他因素如何重要,都要围绕学习的目的来运转。可见,学习的目的是第一位的。

    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看,人要生存和发展,不能仅限于技能本领的学习和掌握,还应包括道德、志趣和意向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和个人教育目的和谐中,调动学习动机、提高德能、开发智能、训练技能、锻炼体能来获得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自由。

      过去,人们的一生被清晰地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先是上学读书,然后工作,在工作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但是,现在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更新,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很快过时。人们只有终其一生地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翻新,才能赶上知识变化的步伐。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只有两大主题:“生存”与“学习”。由此看来,学习的目的又是为了生存。

    很久以来,我国的农民可以一辈子干农活、工人可以一辈子做工、教师可以一辈子教书,然而,新世纪人们可以不必将自己一生的命运维系于一个行业领域内,当的干部也下海、当工人的下岗、当农民的也打工,在自己的能力限度之内,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热情与创造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不会学习,就难以求得满意职业、创得幸福生活。

TOP
5#

信的价值

世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金钱,金钱就象一堆垃圾,总是散发着

令人向往的铜臭味,世上最有价值的却是一个人的信用,一个人有了信用,他的有钱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信用是无价的,一个人的真正破产是他信用上的破产,一个人真正的危机是他信用上的危机,如果一个人愿意为他的信用而去死,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世上最可靠的人!

信用本质上就是一种责任,为了承担信用的责任,日本丰田公司召回了所有有问题的车,损失惨重也要这样子做,为了避开信用的责任,惠普电脑公司借口大学生的宿舍蟑螂祸害严重,而回避其手提电脑的质量问题,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丰田汽车公司仍然会强大下去,但是惠普电脑公司将会面对灾难性的遗弃,理由很简单,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你敢用它的产品吗?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你敢相信他吗?

信的价值是无价的,拥有了信,你就拥有了一切。

TOP
6#

忠于祖国

四五岁的时候,祖国是我口中的摇篮曲。我经常跟着妈妈奶声奶气地背诵着: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时,我好奇地问妈妈:“母亲是谁?大陆又是谁?”妈妈简单地回答说:“诗中的母亲和大陆指的都是我们的中国,那是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啊!”那时,我虽然听得懵懵懂懂,莫名其妙,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写下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祖国!

六七岁的时候,祖国是我手中的纸拼图。爸爸买回的那一盒中国地图的纸拼图,带我走进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厌其烦地把一片片零碎的小纸块组合成一只“大公鸡”,爸爸说:“这就是祖国!”我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了杏花春雨、鱼米之乡的江南,了解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知道了圆明园的屈辱与悲愤,知道了长城岭的陡峭与磅礴,知道了大漠草原的广大和辽阔,知道了驿站古道的悠久与渊博!虽然,我知道的仅仅这么多,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种下了一个厚重的名字:祖国!

八九岁的时候,祖国是我眼中的神州五号,是雅典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返回了地面,中国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人民在世界科技高峰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2004年8月份,五星红旗63次在雅典赛场上高高升起,上面抒写着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美好高尚的体育道德!

虽然,“飞天”那么抽象,雅典那么遥远,但是,在我小小的心灵中,却已经刻下了一个自豪的名字:祖国!

亲爱的祖国,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您的生日,庆祝一个国度的新生与崛起,庆祝一个民族力量的苏醒和凝聚!

TOP
7#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就有“上书救父”的故事:汉代时,山东有个小姑娘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医道很好,因被豪商诬告,判下肉刑的重罪。缇萦主动随父亲进京,上书朝廷,并自愿献身为奴,抵赎父亲的刑罚。汉文帝被她的孝心所感动,终于下令赦免其父,并废除了肉刑的法令。德高望重的陈毅元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理、外交部长,他回乡探母时,亲自给母亲洗脚,洗母亲因大小便失禁而弄脏的内衣内裤。我们从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儿,母亲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儿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三好生,被评为十佳少年。

    那么,我们今天的孩子应该怎样做呢?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父母的艰辛,尽可能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真孝敬父母,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父母,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是,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体现在细节处。

    同学们在人生漫长的生涯里,是谁将你养大?是谁送你上征役?是父母啊!如果你在各方面都能做到孝敬父母那也是一种成功。最后,让我以大家熟知的《游子吟》来歌颂父母的伟大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