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论语》的今日误读——“父母在,不远游”?
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日常聊天中用到这句话时,人们在“不远游”处便已经戛然而止,仿佛这句话便代表了孔子“迂腐”、“愚孝”的一面,然而这句出自《论语 里仁》的话重点在于后一句的“游必有方”。说的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远游使他们时常经受离别之苦,如果要远游则要告知自己去的地方或者说是安排好照顾父母的办法,而不是说因为要照料父母就得牺牲自我,这属实是后世人的误读。
第一本句话传达的是儒家倡导的孝道,在于对父母的尊敬和照料,尤其是离家之时应当告知父母自己的位置和离开时间,不让父母为自己在何处而担忧;其次为了生计而离家是被儒家认可的,因为此类远游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为了赡养父母赚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这是应当应分的事,并非后人断章取义认为的“愚孝”,不可远游。
即使是在现代,孝道仍然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内容。所以我们仍然要从儒家经典中继承优良传统品德,在正确理解名句的前提下获得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