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

论道家的人生智慧
  其实如果一个人始终遵循儒家的“入世”思想活着是很累的。毕竟没有人始终一帆风顺,这种时候其实是需要平心静气的,那不如就用道家的人生智慧给心灵留一方净土。
  首先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在于“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呢?并非现代人所谓的“佛系”,而是说顺从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去做事,不过分干涉,从而达到“治”的效果。无为是手段,应该要实现的是目的,所以无为不等于不作为,这就像唐太宗的“垂衣拱手而天下治”一样。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不操心不属于自己该担心的问题,做好分内事,顺应正确的规律。
  其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死观念。中国人本身是慎终追远、重生恶死的,然而这样其实也有弊端,容易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解脱,反而劳心伤神。关于庄子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妻子死后他反而为之击缶而歌,表现出一种洒脱旷达的生死观。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纵使死亡应当被尊重,我们也不应当因为失去而过度痛苦,泉下如真有灵魂,其人也不愿意生者长叹掩涕。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简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述未必比孔子高深,但其胜在以下几点:首先,孟子多从生活中、身边发生的事情人举例说明事物的道理,让人(尤其是君王)能有切身体会;其次,孟子在论辩中十分擅长类比推理,且通过比喻手法让看似复杂的政治事件变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信服他的道理。在同梁惠王论辩的时候他便以“五十步笑百步”暗喻梁惠王的行为不当,且把君王不把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罪过一事用“非我也,兵也”、“非我也,岁也”做形象比喻,一旦放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关的君王的理所应当便变得苍白而虚假。最后,孟子十分擅长说“掏心窝子”的话,他擅长在说服君王的时候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十分注重听者的心理和反应,因此也能在对方认同自己的道理时进行“会心一击”。比如在梁惠王说“吾何爱一牛”时他就会顺着君王说:“我当然知道您并不是在意那一头牛啦,但是百姓不知道,所以您应该这样这样……”他总能条理清晰的让人在他的明白易懂的逻辑中明白他们的不足,然后无从反驳,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念和解决方法,由此使人不得不信服他。这样的论辩艺术可谓是“兵不血刃而尽得之”。
  最后用刘勰评价孟子的一句话总结他的论辩艺术,那便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