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大道至简,用“忠恕”二字高度概括夫子之道,且“一以贯之”,真已经简之又简。
及到《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的“一言”,只剩下一个字,那就是“恕”,而且不是曾子的转述,是孔子自己说的。
恕什么?
恕辱。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对于辱,佛教六度的教导是“忍”。而“恕”,我觉得是比忍更进一步,是精进了知万物、禅定观照无常、般若产生慈悲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恕己。
假如辱来自于外界、来自于不可控的他人和命运,那么还需要宽恕的,是自己。宽恕自己只是凡夫俗子,宽恕自己胸无大志,宽恕自己技不如人,宽恕自己小富即安,宽恕自己只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说到底,恕一切可恕之人事,而一切人事皆可恕。
通读《论语》,是喧桐布置的作业。这次通读,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个字。然而就是这一个字,值得一以贯之、终身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