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的定义,在读过许多古人的阐述后,现在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孔子说,“仁”即“爱人”,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儒家核心思想——“仁者爱人”。韩非子言“仁”是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并产生共鸣;韩愈谈仁,认为其是博爱的同义词,辅以适当的行动便是行正道;张英谈“仁”,是与人为善。而关于“爱人”的具体实践,他们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孔子提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是说,倘若一个人在心中下定决心做善事、爱他人,那么他就不会有作恶的可能。在这里,孔子着力强调“仁”的精神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与改造。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仍对今人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当下教育甚是关心的话题,教育者引导学生认识到“仁”的重要性,和尽“仁”之必要性,学生由此自觉向“仁”的方向做出回应。韩非子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这是说,真正的有“仁”品质的人,会同他人产生感情联系,由衷地为他人感到快乐或悲伤,即,快乐你的快乐,悲伤你的悲伤。仅从精神上理解“仁”,这远远不够;韩愈言“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他从仁出发,谈及仁义与德,总的来说,韩愈认为行动得当、博爱之人可算作有仁义品质的人,而善于化解危机、自我解困的人则算作有“德”之人。谈论个人行为之际,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张英所谈的“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这一社交规则,同他人的交往要想实现“善人”的标准,要做到说话、做事都对他人有所补益。
当下,我渐渐缕清自己的思路,我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仁”。其一,关于个人,我们要时刻警戒自己,勿逾越社会法律法规,遵守道德标准,并在自己有能力的条件下多做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比如,公交车上的让座,电影院离场时的垃圾拾取,为身后的人扶好门,注意在晚辈前的言行举止......总之,要想使得“仁”成为个人品性中的重要部分,长久的自觉自律和懈怠时的调整与忍耐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