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自尊自信 [复制链接]

1#

谈到自尊和自信这两个我不擅长的话题,我真担心自己会露怯。但是,这章的讲解震动着我的心灵,故而我特别想要和大家聊聊它们。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此番豪言壮语充分显示出主体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因着自尊,能够正确恰当地评价自我,看到自己做成事业的方向。在这一基础上,自信的助力会促使人将想法付诸实践,进而有所成就。譬如,少年时代的朗朗被钢琴老师认定没有天赋,但他自尊自信,苦练琴技,今日之朗朗已然是享誉国际的钢琴大师。自尊和自信,帮助人们扫除眼前的路障,让人抖落束缚,勇往直前。具备自尊和自信的个体,会重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们会在意别人是否尊重自己,但他们在内心深处明了:自我的价值不靠别人的吹捧与假意奉承实现,只可能通过自己日积月累辛勤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取得。那么,假使人人皆明了这一道理,为何还总有轻贱生命,肆意浪费青春的人呢?我想通这一点,有赖于二程的理论——“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他们自暴自弃,是因为不信,也不愿做。这样的人,从内心深处放弃自我救赎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已然无可救药。我不禁想起新闻上屡屡报道的信息:花季少女伙同他人入室盗窃,未成年少年结伙作案......他们语气冷漠,满不在乎地问着,“我就不愿意学习,怎么了?”“我就是比别人差劲,别说了,我不听......”张扬轻狂的背后,实际上揭示他们不信、不做的原因——不自信,不懂得自尊自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鼓励与包容,他们在心灵深处就是破碎的。更别提教育和耐心的引导,在诸多不安因素的叠加下,他们只能在悲剧中无限循环。在希望中失望,在失望中绝望。对于他们的困境,心理学学者已经在救赎的路上,但愿他们能重新看到自己的可能性,也希望世界能对他们有多一点善意与包容。
自尊与自信,是一个人成功路上扮演十分重要的两个角色。前者为你的尝试铺好基础,后者激励你释放潜力,勇敢地随心前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6:5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