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1#

子日:“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说:“就书本上的学问来说,大概我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达到。”
孔圣人的谦虚态度由此可见,谦虚究竟有多重要呢?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谦卦,每一爻皆吉。《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圣雄甘地这般重视谦虚:追求真理的人应当比尘土还要谦虚,世界可以把尘土踏在它的脚下,但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谦虚到为尘土所践踏。只有这样,他只有到那时候,才能够一瞥真理。
虚怀若谷的人,胸中有海洋,能容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鲜河流。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我们太容易因为小小的成就沾沾自喜,我们不妨放下名利的包袱,真正打开自己的胸怀,用好奇闪光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惊喜,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最贴切的可以联系到亚里斯多德的名言: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即人天生应该过群居生活,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次习读微子篇,让我对古代的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古代要想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忠臣既容易又复杂,容易是因为只需要坚守内心的理想和为官之道,难是因为施行起来很难实现,尤其是面对昏君的时候,不同的坚守便会有不同的结果,也许是郁郁不得志,也许是赔上身家性命,也许是世外隐居……而反观我们当下,做官却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个人而言,我更赞同孔子他老人家,欣赏不可则去的态度,灵活变通,不强求,但却不是从此放弃,不再努力,只是换个方向和角度。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需要这样的智慧,如果真能做到不可则止,或许人生就少些纠结,多些释然,少些冲突,多些快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