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复制链接]

1#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近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正是冯友兰在他的新理学中推崇的圣人理想人格,真正修养高深的人与周围人一样做平常的事,“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这也提醒世人,学习中庸之道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体悟。另一方面,心智达于宇宙最高明处的人是不会表露出来的,他们和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更不会随意卖弄自己的学问。孔子经常把君子和小人在一起比较,其中定是有质的差异,经常夸夸其谈、抛头露脸的人反而将自己有几斤几两展露出来,聪明的人会把学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儒家的哲学思想终是要落在实处,成为为人处事的要求和标准,因而儒家哲学也是实学,强调内圣外王之道,即是有着对形而上世界的理论,其落脚处不离开现实世界,所以修养之人也需要具备时间精神,不使得所学落入空无。王阳明有“随地指示良知”的观点,王龙溪有“着衣吃饭,无非实学”的观点,湛若水有“随处体认天理”说,陈白沙赞同湛若水的观点,认为“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天理自然而然,发用流行在世间,即在日常生活中,“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与道为一,一言一行合乎道,圣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而普通人的日用常用中就隐含着道,只是有时候不自知,“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日用即道”的思想主张人在实际生活中体道,这是生命体验也是主体的自觉投入,在生活境域中的“道”就是活生生的生活本身。
TOP
3#

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写到:“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他的用意,是反复指出,“物理”不是与生活无关的抽象哲理,而是来自内心的道德规范。王阳明的学说中,不仅不离实际生活,而且他十分重视“行”的作用,“日用间何莫非天理流行”、“物即事也”,这个“事”,就是指在事上磨练,人只有在道德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切身体察,阳明心学的简易之处也在于他不提倡学者埋头于纸堆里,搞繁琐的训诂工作,融入日常、在实际生活中用生命体验天理,这是他的为学简易处。
TOP
4#

孟子曾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认为,“尽心”则知自己的本性,进而能够理解天道,“尽心”也是“思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的内容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学习、体会,者关乎学者的一系列修身法则,“天之道”就体现在人的修身养性中。能做到“至诚”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此时人与天已是圆融的整体,人在道德实践中彰显“道”的意义,这是至善、至乐的“道”之境界,即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时,“物”于“我”不是“有对”的,“我”浑然与物同体。总之,儒家哲学的身心之学、日用即道思想主张让人融入在生活境域中体道,由此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仅明自性、明物性,也明天理。
TOP
5#

儒家的学说不离经世致用、内圣外王之说,最高的价值核心、世界的根源仍是“道”,人的修身活动“止于至善”,就是循道而行,修身则明性,进而一步步推至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儒家的思想鼓励学者投身于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实践,学者以“修身为本”,在对自己的本心有所认识之后,也需要“推己及人”、经世致用,通过个体的行为、实践实现理想的道德生活。儒家的思想能够很好的诠释“日用即道”,儒者们不脱离实际生活,力求在社会中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于内是自身的修养,率性而为;于外是将仁德的内涵发挥出来,落实到具体事物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德行为以及实际的生活都充沛着“道”,可见,道不远人,离开人,道只是玄之又玄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人与道的融合自然而然,人世社会就是道的真切体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