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

王阳明反对程朱学派知先行后的思想,强调知行工夫不可分离,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意在指出知识分子们忽视实践的弊病。学习阳明心学后还会发现,这里的知行合一更多是从道德意义上说的,“知行合一”也就是“求理于吾心”,“知”是道德意识,“行”是道德实践。总之,王阳明意在教人明白道德修养和道德知识需要紧密结合,脚踏实地地笃实涵养,进行道德实践,才能够求得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王阳明反对知先行后论,知与行不可分离,“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反对陷于文字义理中不实践的知而不行,否则天理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不能切身去体会它,知与性都是体认天理的方式,一个是朝内体悟,一个是向外显现天理,二者如影随形。有时出于强调的目的,王阳明也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也有销行以归知的倾向。结合王阳明致良知之说,可以发现,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是一样的工夫,致良知是达到、求得天理之昭明灵觉处,直至事事物物皆有此理;知行合一也是道德知识和道德修养的结合,知行合一即是求理于吾心。同样,二者的重心在“致”和“行”上,以此才能将吾心之良知扩充到万千事物中。简单说,知行合一让人知道道德知识和实践是一回事,学者需要将心体放在“事”上不间断地涵养。
TOP
3#

宋明时期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比较具有代表性。朱熹认为“知行相须”,其中又有重“行”的方面,因为离开社会的道德践履,工夫便落不到实处。朱熹又认为,虽然需要进行道德践履,但是“知”并不源于“行”,“知”作为“行”的指导,是对物和心中天理的认知和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论先后 ,以知为先。”王阳明强调知行不能分离,“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是其心学思想的体现,“知”即是“良知”,良知本体的发用流行自然落实到“物”上,因此,“知”是关于道德本体的知,“行”是道德行为本身。王阳明又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去倒了。”知行合一也有为善去恶、正其不正之意,这与《大学》中正心、诚意的思想一致。
TOP
4#

王阳明的修养功夫也是合内外、动静不分的,他提倡静坐体悟,但是反动喜静厌动,他主张学者需明白躬行的重要性,做到“知行合一”。正因为“心外无事”,事上皆是天理流行,所以为学不可离却事物,“事即道,道即事”,修身求善、明心见性都在事上磨练。王阳明说的“事”,于生活境域中无所不包,“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王阳明平身经历的曲折事变是格物、军务、科举如此,生活琐事亦如此,而且“人情”体验也是“事”,“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皆事变也。”政务、军务、科举,可见,“格物”重在“行”,一如阳明后期强调的“致良知”,实处仍落在“致”上,教人在日用常行中切身体察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直到事物皆得此理,最终达到万物一体的至高境界。这个“一体”是在身体力行中的践履过程中不断得到证成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