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说到行仁之方,不可不提“忠恕之道”。《论语·里仁》中记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意为“尽己”,如“忠于职守”。“恕”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从正面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种对于社会关怀的善良心态;反面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之事,也不能强加给其他人。孔子的“忠恕之道”总的来说就是“推己及人”,是一种朴实无华的道德准则,并且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践行它,忠恕之道不仅规范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让我们的伦理思想由自发走向自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作为儒家伦理的道德规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解释,一个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仁”,《论语》中强调了为仁之方。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可谓是行仁之方,尽己之谓忠,如忠于职守,“恕”具体包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还需要在忠恕之道中体现修身立世。两个方面都体现儒家思想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态,学者需要通过自己的优秀方面影响他人,推己及人,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对立面说教,这是积极入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TOP
3#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可以看作是孔子的行仁之方,“忠”有“尽己”之意,“恕”则是“推己及人”。从两方面来说,正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是在社会中体现善良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同时,孔子也说“反求诸己”,这包含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自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表达是纯主观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外在的条件限制;“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可定每个人都具备判断是非善恶的辨别力和执行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