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良知并不是深不可测、无法检验的天外星云,也不是“自然情感”的简单表现和由个人好恶决定的“自由意志”。在本质上,良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它既是体现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是人们在意识中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义务感的强烈表现;作为一种自我评价能力,它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信念和意志。
“小悦悦”事件、鬼脸女孩的慢慢求医路、上海田林街事件、哈医大王浩事件等等“冷漠”事件屡屡出现,导致社会冷漠之说盛行,各种言辞层出不穷,百姓亦是抱怨连连,文人们著说立言,纷纷发表愤慨之词。而在正义面前,在弱者面前,我们言之过多,行之过少,“冷漠”愈来愈成为当今社会的代名词。假如观念不易、制度不全、风气不正,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的国度将日益殒损。在注重知识教育、金钱教育和效率教育的今天,人们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度少了,言传身教也少了。我们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但“社会质量”却下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的异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良知是可以被唤醒的,关键看我们愿不愿意极力去做。如果我们一味地谴责、抱怨社会冷漠现象,抱怨社会良知泯灭,而不是去深刻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良知,那么,社会冷漠现象还将会不断重演。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