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经典文化,离不开中华经典教育。高校开展中华经典教育,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适应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需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等息息相关。
加强中华经典教育,要借助于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形式,将中华文化经典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展示出来。所谓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也就是那些真的、善的、美的部分,用中华文化经典中包含的真知和真诚来启悟大学生,用仁义之善来教育大学生,用生命之美来熏陶大学生。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不应执著于古文典籍的书卷形式,可以先通过各种媒介和创意制作,将中华文化经典转换为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形式,借助大众媒介和网络传播的力量,使中华文化经典“普及化”,以引发大学生的主动探究,去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经典的原典著作。高校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读中华文化经典,而是因为大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的时候,面临读不通古文的“文字关”,也难以领悟文化经典的底蕴和神韵,于是产生了阻隔感。如果改变传播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式上使大学生突破阅读经典的障碍。事实上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获得中华文化经典知识并阅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过去,中华文化经典在传播载体上比较单一,现在则大不一样了,另外,当大学生意识到中华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也会主动地去学习中华文化经典。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0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