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1#

学习完陈教授的中国十大义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的内容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这甚至让我怀疑人性。因为这十大义哪怕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也不能够做的齐全。人人心里都明白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都知道要做一个心地善良,仁爱、讲义气、懂礼貌、重诚信、有忠义、懂孝顺、知廉耻、有毅力、促和气的人。这样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就可以利国利民,强国强民。可是基本都被现实打破了,我这样分析了一番,心地善良的人被讲义气的人欺负了,懂礼貌的人就觉得不公平了。当重诚信的人被怀疑忠心,和气就伤了。懂孝顺的不灵光,廉耻就开始不稳定,那股子毅力就被埋在了人们的心底,最终成为了人们只知道需要做一个有“义”的人,而到底怎么做,悄无声息。其实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过我想做全不了十大义,那每一项都有点儿,其中几项突出点吧!就拿我个人来说,仁和义那是先天应有的,但是这得分人,对恶人,仁、义那会促使恶人更恶。算为第二道线。礼和廉,是一种基本,待人礼貌不但给别人好印象,对自己也是一种素养。廉同样有给人好印象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保护自己。这两者应该形成基础底线。忠和孝则是千百年来首谈的话题了,为人忠孝天经地义,可是我看了《都挺好》后感觉,忠孝一定要建立在家和基础上,否则再天经地义,也会徒增悲哀。故而算作第三道线。智和信,则是后天去培养的,在这便不多说了,我将它算为第四道线。最后就是毅,这一项代表了我的自控力,及坚强力,它虽然在底线里很容易被打破,可是它的存在就如精神一般,永远在,打破后的恢复力也是最强的,因此我将它排在第一道线上。总的来说,我给十大义理根据自身重新排位为:“礼、廉、仁、义、和、忠、孝、智、信、毅”,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忘初心,与道德前进,与素养作伴,追求十大义理!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