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一个心,但知觉得道理底是道心,知觉得声色臭味底是人心。
良心相比当代人还是知道的,不过在部分人的探索过程中,有些过于注重“道心”,整个人彻底陷入思维空间而忽视了感性的人。朱熹在这里说到的人心即说明了道心重要,而人心更加重要。人要是在求道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感性的人的资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仁义之心是存在于人的,孟子说,良心需要滋养,否则就和砍树一样,越砍越少了。滋养,应该是说的有良心就应该常常按照良心做事做人,而不是总是追求利益而违背良心。良心违背多了,人就习惯了,就没了良心。我看见前面有人说平日没有实现良心的机会,我是很否认的,怎么可能呢?没有实现良心的机会意即平日所遇见的人事物中,不论自己对其做出任何选择都和良心无关,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是自己没有去观察还是已经处于良心的麻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