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立志坚定 [复制链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世间瑰丽处往往是鬼斧神工造就处,经历过无数岁月的更为残酷的风吹雨打。如果这片大地本就具有和人一般的认知,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那么,伟大非凡的的那些景观便是熬过了平常山川河流所不能及的自然洗礼之后的同颖而出者。顺着这个思路,不妨这样想下去:能到达人迹罕至的险要之地的人的确是有志向的人,此外,有志向的人也如瑰丽景观一样能够经历磨难成就自身。
        李白一首蜀道难,于千古岁月之间唱出了巴蜀大地山川的惊险壮丽:“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也正是这样的惊险之处,让黄鹤也不得过,让猿猱也不得度,人也不得不“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样的地方,作为险要之地的蜀道,使得多大人望而却步,又使得多少人命丧于此,但是,也正式有这样的地方,才让李白这位浪漫的诗人,挥墨如雨,写下了它的“危乎高哉”,而此时满怀壮志的李白,不仅达到了这样险要的地方,而且还写下了它的瑰丽,让后人能得以通过蜀道难就对蜀道之险有所认识。
         通过在距离上到达前往险要绮丽的景观之地,对人之志向的证明还应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用自然之险的形成来理解有志之人实现自身志向的过程。正如开在悬崖上的花会更加芬芳,经历过磨砺艰辛的人,他们的意志会变得更加坚强,如果他们不半途而废的话。事实上,最终成功或者即使没成功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人,他们就像那些经历了更多风吹雨打的自然美景之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0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想要做的长远,就难以说这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一个有志之人,他在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时,所创立的目标应当就是一个他此时做不到需要他努力去做的事情。
        目标可能远大,也可能对于其他人而言只不过是一件信手拈来之事,但是这个目标对于创立目标的人而言的有意义的事。所以,这样的志向是对于个人而言的,当然,这里说作为对于个人而言的志向并不是在说志向的内容不包括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而是在讲志向对于每一个创立它的人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其意义别人难以理解。
         因此,志向所要达成的目标,更多的是立志者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种不一样的理解也就在志向的实现上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同一件事,同样一个目标,把它当做志向来从事的人往往比把它只是当做一件普通事来做的人有更大的实现可能。这就有点像是在说“有志者事竟成,”但是,有志的同时还得有所行动。如果只是空谈志向,而无所表示,那么也只不过是梦里看花,水中载月罢了。
        所以,有志向的人不能仅仅是看到自己比别人更有可能前往险远之地,就轻易满足,而是应该将自己的志向真正的实现,成为志向成就者。
TOP
3#

         人通常难以真正的建立一个志向,更多的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成就处,以为自己的志向也应当是那样的。但是,就像自然界的壮丽奇景各不相同一样,人也不应该想着成为和别人有一样成就的人,而是要在有着自己的认真审思之后,确立一个自己真正想要去远足之地。这样建立的志向,尽管最终的实现的模样可能会和别人有所相似之处,但这里面的芬芳确实你独一无二的。
        人不能总想着乘前人所种之树的阴凉,也不能老想着走别人已经开辟出来得了的原来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康庄大道,路是人走出来的这就话应该被人用来明白,自己就要去做那个开辟新的道路的人。这样的志向才是远大的志向,才能被称之为志向,而不仅仅是个目标。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学者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里面就谈到了,人的志向和情趣不能不远大,当然,这样的志向究竟远大与否,更多的还是要看立志者自身是如何来看待自己的志向的,也不能过多的依据外界的评价和判断。即便此时的志向是真的不够远大,也不必过于灰心丧气,只要人一直有志气,就能够不断的根据自身当时的能力去继续建立进一步的志向。在立志之后,人就应当将自身的身心集中在志向的实现上,心无旁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