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1#

       “仁”是众德之本,正如钱穆先生所讲:“天与人,心与理,皆在此仁字上合一。天地间许多道理条件,亦皆从此仁字上生出”。何为仁?第一,“仁”是复杂的,朱子在解释“显诸仁、藏诸用”时讲到:“‘显诸仁’,如春生夏长发生彰露可见者。‘藏诸用’,是所以生长者,藏在里面而不可见。”可见,仁既有显露在外易显露可见者,也有藏在里面不可轻易洞见者。由此亦可洞见仁是体用一体者,其作为众德之本,是体;其在万事万物生长中彰显,是用。无论讲体亦或是讲用,其仁都是根源之所在,是形而上之道。第二,“仁”是生生不息的,仁体活泼流动,流行发用从不停歇。如朱子所讲:“天命之性,流行发用,见于日用之间,无一息之不然,无一物之不体,其大端全体即所谓仁”。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1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自有生意在,自是众德之本。朱子讲:“千头万件,都只是这一个物事流出来,仁是个主,即心”、“发明心字,一言以蔽之曰生而已。‘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此心必仁,仁则生矣”。由此可见,仁有生意,其它美好的品德都可由此而生。人之身上有仁,自然不会麻木不仁,而是能和世界打成一片,与万物同体。钱穆先生讲:“人身只是一个生气团聚,故在身上任何一处轻掏烂打都会痛。医家说‘麻木不仁’,仁即是能痛痒相关。不仅满身如此,天地间也只是一个生意团聚,故见孺子入井,也会发生恻隐之心,天地万物生机一片,而人心之仁,亦会随所接触而与之融成一片。”所以,仁之品德,能让拥有的人充满生机,充满情感,自然会生恻隐之心,行仁义之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