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仁字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是圣人、君子所要拥有的美好品质与力量。仁之极为重要,因为一个人内心有仁,自然不会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而且,有仁之人,能够与天地万物同体,获得无限广阔的生命力。如宋明理学中学者程颢所说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捡,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我们要去追求和培养自己这样的品德,这样的精神境界,我们首先要将之落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我们内心有仁,自然能够不受外界各种私欲和诱惑的侵扰,我们的心没有私欲障碍自然能够打破狭隘的想法,没有分别之心,明德自明,故而能与万物为一体。所以,我们要践行仁道,与仁同游,修炼身心,使心之本体充满光亮。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心怀仁义,践行仁道,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心之中本是具足仁心的,只是人们把仁之道看得太远,一昧在外苦苦寻求,最终无所获。正如孟子所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内心之中本有仁义所在,不用到别处寻求,探寻自己的内心,做符合内心良知的事情即可。践行仁道,求其“放心”,因此,我们需要将心中的仁义落实到具体行为上,正如孔子所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依从仁心在现实中做事,自然不会有所逾越。人生于世上,需要经受许多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要固守内心的美好,所以知晓道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能去践行,所以阳明在其话语中时常谈及“致良知”。而这个过程并不是想做便能做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努力学习经典,在学中涵养自身;努力学会反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最为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识本体而做工夫,由工夫而求本体,体立道自然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