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节制欲望 [复制链接]

1#

  唯心主义者强调我手写我心,吾心即是宇宙。虽然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自我的价值而忽视了客观规律,也不无道理。我们常说人的行为的源动力是来自自己本身,一个人若没有做事的毅力,没有行动的想法,别人强求也强求不来。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若要做好,我们内心滢先明确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实现目的,单纯的依赖别人是不现实的,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不如靠自己。
然而,现在繁华的世界,又给我们的意志力造成挑战,在大千世界如何轻易地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魏征曾说的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的境界现在又有几人做到呢?我们现代人似乎更重视学以致用的“致用”方面,而轻视了“学”的积累,可以说是舍本逐末的典型了。
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古代的学习者,是为了提高自己,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为了别人,推行大道,期望有利于世人,可是现在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表面关心政治时事,经济要闻,实际上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格局太小,取径太狭。
  自主之道,强调自主的动力作用,但这也不仅仅指自我,自主之道除了有完善自己的作用之外,还应有兼济天下的气概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胸怀。

所谓欲望,就像吃饱穿暖的基本要求,这一目的达到了,就想穿好吃好,进一步又想精神富足。人的欲望,在我看来是条件越好,欲望越大。就像原始人,他们身穿叶子做遮羞布,吃饱穿暖对他们是奢侈,再后来到了石器时代,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最最基本的需求,转而希望美丽,喜欢装饰。这就是人的欲望,如果人吃不饱穿不暖,他的欲望也无非是吃饱穿暖罢了。时代的进步也滋生了欲望的增长。
  古人有种说法是欲望是万恶的根源,我觉得一股说对了一半。若人不能通过现有的能力满足欲望,他可能会选择不轨的方式满足,此举必然害人不利己。西方的清教徒便主张清心寡欲,以至于泯灭了人性,实际上这是变态的实现了一部分人的欲望,而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对欲望的要求。
  古人对欲望,总喜欢用克制来要求自己,以德,以智,以识,最终也会有人脱离了他们的束缚。有些恶的欲望,的确需要克制,人内心都有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如果一直由恶魔主导,想必是非常可怕的,然而绝对善良绝对无私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作为个人,便是一个个具有私欲的个体。
  好的欲望,比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生活进步的动力,如果有人连基本的对生活的吃喝拉撒交际的欲望也没有,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和精神价值可言呢?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2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