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义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义的实质是适宜,投射到人类社会,义的价值导向就是善。合而言之,就是适宜地善。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得思义,都暗含着善的导向。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应该怎么干,也没有规定不该怎么干,怎么恰当适宜就怎么干。这里面,显然也有善的导向。恶人觉得应该霸占天下,显然不是义。
基于善的仁和基于义的礼,是君子与凡人的主要区别。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与常人不同,异于常人,主要区别在于居心不同,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仁存心而爱人,人恒爱之;以礼存心而敬人,人恒敬之。如果有人对君子蛮横无理,君子一定先自我反省:难道我不够仁、不够礼,否则这厮怎么会以这种态度对我?反省之后,必然更加仁更加礼。如果那人还是蛮狠如故,君子一定会继续反省:难道我为人不够忠?反省之后必然更加忠厚,然而,如果那人还继续蛮横无理,君子就会释然了:这个人只不过是狂徒吧了,那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和禽兽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所以君子不以为患,不为此忧或惧。
受人蛮横,还不以为患,还不为此感到烦闷,的确是圣贤境界。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孟子的这套君子如此面对蛮者的逻辑,其实代表着儒家处事法则上的一点缺陷:将别人的蛮横通过自身内心的调整来实现化解,对自身要求过高,而对方依然会蛮横如故,对于两人的修为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蛮者依然蛮横如故,蛮横场景依然会再次重演。
儒家在勇方面的论述,也没涉及到如何“教育”这种蛮横的人。非礼之人比比皆是。
义作为善,在诗经里有出处。诗经大雅篇章里有一首诗叫荡,其有“而秉义类”一句,这里的义就是善的意思,在该诗句中引申为有才能的人。在诗经大雅篇章另一首诗《文王》里,亦有“宣昭义问”一句,这里的义也作善之意,在该句引申为美好的声誉。
义,作为人类最为正确的道路,是人的行为方面的道德统称。比如我们常说的言必信行必果,在义的范畴下,孟子却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和孔子的“义与之比”思想高度统一。义,成为了衡量人行为是否适宜得当、是否正当的最高标准。
伯夷叔齐相互谦让君主之位,被孟子称之为贤。但是二人听说武王伐纣,认为臣伐君为逆,拦在武王大军前极力劝阻。武王灭商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辱,就挖野菜吃,最终饿死在首阳山。显然,他们的“义举”有点过了。邦有道,臣起兵为叛乱。邦无道,臣起兵为是为替天行道。对此,齐宣王曾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事吗?孟子回答说:史籍上有。宣王问:作臣子的弑杀君主,可以吗?孟子回答:破坏仁德的人是贼,破坏正义的是残暴之人,贼残之人是独夫,我只是听说武王杀了独夫商纣,没听说他是以臣弑君。显然,伯夷叔齐,在对武王伐纣这个事情的理解上,显得呆板、幼稚了。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管仲,管仲这个人,孟子多鄙视,孔子也说他爱财,但孔子还是肯定了管仲的仁。子路问孔子:齐桓公杀死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而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师傅却活了下来,管仲这样做是不是不够仁?孔子回答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不是依靠军事力量,而是依靠的是管仲的能力。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呀。
由此可见,即便是如伯夷叔齐守君臣之道,或者管仲“弃”主仆之道,都要讲究适宜,都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去理解,否则就会陷入另外一个极端,成为愚忠的代表。义是惩恶扬善的情感和品质。孟子曰: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在孟子眼里,人有所不为之事是为穿窬钻墙之类,为小人之行径,达于其所为,显然是达于正确的道路上。达于其所为,就需要惩恶扬善,需要窒欲明礼,需要适宜。
最后编辑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4:01:10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0:0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