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每件事情都可以成为一个疑问的世界,很多学说,都标榜自己能解决所谓“本源的问题”,“终极的难题”,那么备受推崇的儒学,是否解决了个体生命永生的问题呢?当然不是,甚至于儒学,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生命个体是身体与灵魂的统一体,身体之一部分自然可以通过子孙而延续存留,但灵魂是没法继承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孩子的前传,更不是任何人的番外,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而言,都是独特而重要的。
血脉的长存也许可能保证族类生命的延续,但不能保证个体生命之永生。谭嗣同早在百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至于父子之名,则真以为天之所合,卷舌而不敢议。不知天合者,泥于体魄之言也,不见灵魂者也。子为天之子,父亦为天之子,父非人所得而袭取也,”
因此,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思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才是真正“恰到好处”的“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