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王阳明认为良知有三个层面:存在之本原,德行之本源,理性之本源(知识之本源)。良知是是非之心,是非不仅仅是对错,“是”也意味着真实(与虚伪相对),良知总会知道什么是对、错、善、恶。如果每个人都去致那良知,听从良知本身的召唤,按照它的原则去做,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这样才能回归它自身的本然状态,回归心体之本源。
在王阳明看来,就人先天禀赋的良知而言,圣人、凡人都是一样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人的等级高下、聪明愚笨等因素而有所区分,良知对任何人来说都应当是当下具足、现成圆满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良知,它是人得以成圣的根据。如果对自己的良知缺乏自信,那就是自暴自弃。王阳明的“满街是圣人”的主张打破了传统的人性品级、等级的区分,在客观上增强了普通人成就道德理想的自信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