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是人道的最好诠释。仁爱的基础是亲亲,所谓的亲亲是指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是一种发端于家庭,进而推向全社会的爱。意思是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他人。这一基础就决定了仁爱不可能是公德,而只能是私德。为什么说这种私德是人道的最好诠释呢?不管你承不承认,总之人总会有这种心理,即总希望与你亲近的人比与你疏远的人过得更好,不会希望一个陌生人过得比你家人还好。人的情感总是从离自己近出辐射向远处的。二者刚好和仁爱是一致的。现代社会,人们要求公正,公正被视为一种公德。但是绝对的公正是不可能的。《老子》第五章中说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将世间万物平等地视为草狗;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对每个百姓一视同仁。在孔子那里,绝对的公正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一种圣人才有的境界。我认为老子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人生活在这个为人所建造的世界里,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离不开人的主观因素。只有游离在人之外,成为第三者,无所凭借,才能有绝对的公正,这也就是天地、圣人的境界。